文/程远山(唐河县黑龙镇中心校)
小时候总爱盼着过年。
年,是穿上花衣裳,吃着花卷馍,满村跑着捡鞭炮,熬年,拜年。那个孩童时代,现在想起来,内心还在笑:真的很好玩!
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。快过年了,因为家里兄弟、姊妹多,又没有多少过年时好吃的、穿的,舅家家景相对好一些,妈妈让我和五弟一起到舅舅家拿一点白面(小麦面)回来蒸一些白馍(小麦面馍)或花卷馍,招待客人,年也过的像样一些。那年我们都还很小,跌跌撞撞从舅舅家背回一小半布袋白面,那个幸福自不言表,因为回家能吃上白馍了。现在想起来,不忘舅家那份深恩!
当时那个年代,穿上花衣裳,即花粗布套棉袄、宽棉裤,父母给上一分钱,最多一角钱的压腰钱(红包),吃上桌席(有好吃的),童年最幸福的时刻就到了!串门拜祖过后,孩童们便开始游戏:挤暖抱、刀鸡、捉老猫(捉迷藏)、捡鞭炮、捉小鸡等,互相比着新衣裳、压腰钱,娃们的那个乐,那个跑,那个野,狂孩子,太美了……
童真稚嫩歌声飘过来:“我在马路边,捡到一分钱,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……”

唐师毕业,参加工作,弹指一挥间,已过三十六载,每每想起在和学生讲课中说到小时候,家常饭就是“三红转”即红薯馍(黑馍)、红薯饭、红薯挤面,娃们在一起时嬉戏、满村跑、打闹的乐趣时,“哇!你们那时太幸福了。”学生们争相回答,老师也真的无言以对。其实,他们真的不了解那时生活的艰苦和家庭的贫寒,也更没有其他可玩的体育、健身、锻炼的项目等,但简单、快乐,那才是真的幸福,童真的再现。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今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,物产丰富,青山绿水,美丽乡村。国泰民安,奔小康。吃点红薯馍(黑馍)、挖些山野菜、荠荠菜包饺子,是生活的改善、丰富,别有一番乐趣,更体现山野、农村休闲生活的自由自在。
如今,坐上高铁,或飞机,或自驾车回家过年,非常方便。浓浓享受家的团聚、温暖、和谐、温馨,孩子们的着装不再单一,而是多彩多样又时尚,吃的则更健康、环保、绿色、丰富。除夕之夜,一桌丰盛的年夜饭,家人们围坐一起,吃着饺子,看春晚流光溢彩。述说外出打工的辛苦、不易与努力,乐享着发展的喜悦,更在于展望着来年的规划。海阔天空,AI智能,无人机,俄乌冲突,新能源汽车,非遗文化,旅游观景等等,时代感满满。正月初一大拜年,红包(100元)在手,走亲串友,喜气洋洋,美不胜收。新生活,自信更洒脱,卡拉又OK,再来一场电影《哪吒之魔童……》,年的生活多彩、精彩。
有道是“天道酬勤,我当自努力,正当有为时”,今天我们每个人赶上了好时代,生活在和平、快速发展的国度,家国情怀,沧海桑田,更懂得了人生如行路,一路艰辛,一路风景。
不是岁月磨平了狂野,而是故事教会了平凡。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,也懂得了许多冷暖炎凉。但仍然要保持那颗单纯的初心、童心,做最好的自己,追梦、筑梦、种梦,一路前行,年也会过得越来越好。